定都前,孙中山超前布局“一都四京”,为何最终选择定都在南京?

纵横百科 141 0

定都前,孙中山超前布局“一都四京”,为何最终选择定都在南京?

1911年辛亥革命后,中华民国成立,首都最终定在南京。定都南京并不是孙中事先想好的,而是一个复杂的选择过程。1897年5月,孙中山在日本横滨就提到了建都问题,当时他持“一都四京”的说法,即武汉(都)、西京(重庆)、东京(江宁)、广州(南京)、顺天(北京)。

到了1902年,孙中山再次提到了建都问题。这一次孙中山考虑的更为详细,他提出的“一都四京”是这样考虑的,“谋本部则武昌,谋藩服则西安,谋大洲则伊犁。”1906年,国民党元老张继也说,“民元前六年,本人在新加坡,亲闻总理云:‘统一十八省之后,可都南京;统一满、蒙、回、藏之后,可都兰州;但要扶持亚洲各弱小民族独立,则非都新疆疏勒不可。”

定都前,孙中山超前布局“一都四京”,为何最终选择定都在南京?

在武昌起义之前,孙中山在选择起义地点时,他将武昌、南京一视同仁。那么,孙中山为何最终选择了定都南京呢?孙中山有一种观点,就是都城最好在运河旁边,如果是产粮区,就是最好的选择,南京和武汉都满足,“如南京、汉口等处,择而都之,以便办理交涉及各省往来之程。”

如果以笔者来看,当时定都武汉也是可以的,要知道北有俄国日本虎踞,东南在英法势力。武昌起义后,局势发展的比孙中山预计得要快,各省纷纷响应。可武昌很快遭到清军的反扑,不久汉阳失守,武昌也吃紧,就在此时传来了江浙联军攻克南京的消息。

定都前,孙中山超前布局“一都四京”,为何最终选择定都在南京?

这个消息让各地起义军为之一振,各省代表在武昌开会后作出决定,将临时政府设在南京,同时决定各省代表会议要迁到南京召开。1912年2月清帝退位,孙中山辞掉临时大总统后,定都问题再次成为南北双方的焦点。

孙中山在辞职咨文里就附带了一个条件,“临时民国政府应设在南京,南京是民国政府的首都,为各省代表所议定,不能更改。”这个条件是孙中山一再坚持的,不可妥协。按照孙中山的想法,袁世凯必须来南京就任大总统一职,到这里南京是中华民国首都的首选之地。

定都前,孙中山超前布局“一都四京”,为何最终选择定都在南京?

这个暗示非常明显,如果你袁世凯不来南京,我孙中山就不交权。但是,并不是所有人跟孙中山想法一样,比如章太炎就不赞成,他在《致南京参议院论建都书》,提出建都北京的主张,宋教仁也是这样的观点。

就在孙中山和袁世凯就建都问题激烈争论时,靠边站的黎元洪势力集团也不甘寂寞,要把首都定在武昌。2月27日,黎元洪在《上大总统并各机关》书中说:“夫欲为民国谋统一,规久远,则临时政府自应地形险要,交通便利,能管全国枢纽为适当之地点。居中驭远,莫若武昌,有识者类能言之。既足涤三百年旧染之污,亦可群亿万世奠安之局,折衷定策,莫此为宜。如蒙允诺,即请从速组织临时政府规划一切,以开辟武汉建筑新都。洪虽不敏,愿基其成。”

定都前,孙中山超前布局“一都四京”,为何最终选择定都在南京?

对于黎元洪的建议,孙中山和袁世凯都反对。袁世凯始终不愿意定都南京,想尽办法反对孙中山。到了这个地步,孙中山已经放弃了曾经的“一都四京”,把定都南京作为定都的底线。

标签: 孙中山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