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二次革命”到护国战争,孙中山讨袁最坚定,唯独少了最关键一环

纵横百科 185 0

袁世凯称帝后,逃出北京的蔡锷于1915年12月25日在云南举起讨袁义旗,一场反对帝制、捍卫共和的护国战争在南方爆发。讨袁护国的主力虽是西南几省的实力派,但战争期间,中华革命党也在各省进行暗杀、暴动、策反等活动,积极响应蔡锷的护国义举。全国形势风云聚变,孙中山开始积极联络多年的老战友黄兴,希望修补他们之间的分歧与裂痕,邀其共举大计。护国烽火一起,几乎整个南方都举起反袁大旗,众叛亲离的袁世凯在做了83天的洪宪迷梦后,被迫取消帝制,但仍占着大总统之位,自然不能平息已蔓延全国的讨袁怒潮。5月,孙中山发表《讨袁宣言》,揭露袁世凯“伪造民意,强迫劝进”。同时,孙中山又致电各省讨贼联军协同作战,呼吁“各方同志,取一致行动”。

从“二次革命”到护国战争,孙中山讨袁的意志无疑是最为坚定、贯彻始终的。但他仍然没能摆脱自辛亥以来的困境——没有枪杆子。尽管组织中华革命军时,孙中山已经意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,但直到护国战争后期,孙中山都没能掌握一支真正绝对服从自己领导、属于自己的军队。也正因如此,护国讨袁期间,孙中山虽然积极联络各省军队,组织暴动,但力量有限的中华革命党终究只能进行一些辅助性的军事冒险活动,前线战场的主力还是靠唐继尧、刘显世、王文华等西南实力派的军队来与北洋军对抗。随着护国军节节胜利,1916年6月6日,气病交加的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,总统由黎元洪继任。

从“二次革命”到护国战争,孙中山讨袁最坚定,唯独少了最关键一环

图为护国军出师前部分将领合影,左起依次为 :李曰垓、罗佩金、蔡锷、殷承瓛、李烈钧

“袁贼自毙,黎大总统依法就职”,袁世凯死后,孙中山指示中华革命党发出通告,这时的他似乎又回到了1912年时的乐观心态,认为“推翻专制,重造民国”之目的已达到,下令各地起事的中华革命军就地结束一切军事行动,不保留一点军事力量。在孙中山看来,袁氏暴毙,旧国会与民元约法(《临时约法》)都得到恢复,他三民主义理想中,“现在民族、民权已达到目的”,又可以安心去搞国家建设,实现民生主义了。无论形势如何变化,无论受过多少挫折,这位先行者仍旧不恋权位,不改初心,只为缔造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共和国而奋斗。

然而民初纷乱的时局让孙中山的实业建国梦困难重重。国内军阀林立,各自为政;国外列强虎视,觊觎河山。这就注定了在以后的岁月中,孙中山必然要走上一条艰难曲折而又漫长的道路。再来看看革命的两大拦路虎,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。在反对封建主义方面,孙中山一直宗旨明确,反对帝制、反对伪造民意的假共和。但由于种种历史条件的限制,他的反帝思想具有局限性,在面对列强问题上,孙中山长期处于迷惘和游移之中,直到护国战争结束,孙中山在反帝这一方面的思想都表现得不明显。反帝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废除晚清以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,但由于帝国主义实力强大,孙中山的确不具备反帝的力量,担心与彼决裂,故而长期以来,他的反帝废约思想都没有形成实际纲领。

袁世凯死后,孙中山期待的和平并没有到来,全国反而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黑暗时期。袁氏暴毙不到一年的时间,西南川、黔、滇三省爆发了民国以来最为酷烈的军阀战争。北洋系也发生裂变,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明争暗斗,爆发府院之争。这场缠斗甚至引发了1917年7月1日的张勋复辟事件,各路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,城头变幻大王旗。袁后中国的时局何以愈发混乱?帝国主义作祟是核心原因。列强为了争夺在华利益,重新划分势力范围,各自扶持一部分代理人,直接导致中国政治陷入了极端的军阀割据局面。

标签: 孙中山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